半導體溫差發電技術
半導體溫差發電技術,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兩塊不同性質的半導體兩端設置一個溫差,于是在半導體兩端就產生了直流電壓。溫差半導體發電有著無噪音、壽命長、性能穩定等特點。可在零下40攝氏度的寒冷環境中迅速啟動,因此在實際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溫差發電是一種新型的發電方式,利用西伯克效應將熱能直接轉換為電能。以半導體溫差發電模塊制造的半導體發電機,只要有溫差存在即能發電。工作時無噪音、無污染,使用壽命超過十年,免維護,因而是一種應用廣泛的便攜電源。
半導體溫差發電機,目前主要用于油田、野外、軍事等領域。該項目的另一市場化領域在于將發電裝置用于太陽能、地熱、工業廢能等的利用,使熱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另外,半導體發電模塊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可廣泛用于小家電制造、儀器儀表、玩具及旅游業。
隨著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利用溫差發電可能是發展大方向、從小型器件到大型電站,將越來越多地把實驗室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
目前國內市場上,最新開發的半導體溫差發電組件,規格40×40×4毫米,其內在0.09歐姆以下,其內阻小、耐高溫、長壽命。完全符合開發溫差發電機的需要。若能使組件兩面保持溫差攝氏60度,則可發出電壓3.5V,電流3A--5A,溫差減小電壓電流也會隨之減小。
使用時注意,溫差發電組件的兩面與金屬散熱片之間,最好涂上一層導熱硅脂,以利于散熱,減小熱阻。另外注意,溫差發電組件受熱要均勻,不能直接用明火烤發電組件。要使發電組件平穩貼在高溫物體表面,高溫熱面溫度不能超過180度。其冷面必須加裝金屬散熱片,并采取風冷、水冷、油冷或其它冷卻措施,確保能夠把熱面傳過來的熱量即時帶走,以保持發電組件兩面的溫差,提高發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