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冷凍行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不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目前行業邁過發展初期階段,步入成長期,市場空間還很大,因此各品牌之間競爭并不十分激烈。行業還遠未達到成熟期。然而在這個時期冷凍食品行業市場前景將日益突出。
一、行業規模迅速擴大
我國冷凍行業隨著行業的擴張,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從2003年至今已經達到兩倍有余,08年5月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數量為226家,與日本目前746家(2007年數據)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認為未來隨著行業的繼續快速擴張,將有更多的企業“逐利而來”,一方面將會加大行業內部競爭,但另一方面也能夠協助行業的擴張。
截止08年5月,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60億元。我們可以看到,每家企業的平均資產規模也在同步增長。行業在2006年經歷了快速擴張,資產規模增速在54%,而近兩年的增速有所下降,分別為24%和15%。
以上數據說明,行業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外延式擴張,而且在企業總量和平均資產規模都擴大的基礎上迅速擴張。我們預計,外延式增長模式在近幾年不會改變。
二、行業收入穩定增長
數據上反應出冷凍行業的發展可用快馬加鞭來形容,不過增長的質量還是有所區別。03年20%左右的增長率達到06年50%的增長率,這段時期是行業整體繁榮,但卻是許多作坊式小企業無序發展的階段。所以在05-06年表現為收入快速增長,但行業毛利率水平反而下降較快。
07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行業的整頓力度,通過了禁止了散裝販賣等規定,對行業沖擊很大,表現為增長率的迅速下降,但實質上分化了行業,讓優質企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雖然07年以來收入增長率下降較多,但毛利率水平卻維持不變,甚至略有回升。我們認為未來收入增長率將能維持在25%-30%的增速,毛利率在原料價格松動的背景下能夠有所回升。
三、零售市場獨大
我國冷凍行業發展至今,主要依靠的是零售市場的推動,業務市場的開拓遠遠不夠。目前我國零售市場份額占據冷凍行業的九成之多,業務市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我們通過觀察日本冷凍行業發展初期60-70年代數據,可以發現同樣的現象,當時也是零售市場獨霸天下的格局。但之后業務市場迅速成為行業主角,而零售市場反而將份額拱手相讓,至今日本的冷凍市場上業務市場份額在六成以上。考察其他國家的冷凍行業,也能發現類似的數據,目前德國的業務市場占據四成份額。
我們未來隨著連鎖店、企業的規模發展,冷凍行業的業務市場將加速發展,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占據更高比例。而且對業務市場的供應,規模企業毫無疑問將占據優勢地位。
四、人均消費增長將節節攀升
我國的冷凍食品人均消費量不足10kg,總產量約1300萬噸。不僅人均消費遠低于發達國家20kg以上的水平,在人口基數龐大的基礎上,總產量也低于美國的2000萬噸。
我國冷凍食品構成中,冷凍米面的比例在10%左右,以此數據,我國人均冷凍食品的消費量僅有1kg左右。我們將我國數據與日本數據進行比較,可得出其中的差別。
綜上所述,我國的冷凍食品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我們認為,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目前的重點在于行業的整體擴張。從發展方向來看,具有規模和品牌優勢的企業將占據先發優勢。
來源:食品商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