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區試驗南美白對蝦的工廠化高密度養殖喜獲成功,一年可以出產兩季,效益比傳統露天坑塘養殖提高十倍以上。
六月二十號,記者跟隨北辰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來到利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走進三千多平方米的南美白對蝦養殖車間看到,與露天坑塘養殖不同,這里的六個養殖池塘都是水泥砌筑,目前,池塘里的四十萬尾蝦苗體態健壯,生長速度大大超過了露天坑塘養殖。利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順明說:“外塘投苗跟車間里投苗時間都是六月五號,都是一樣的苗,現在車間里頭的苗平均都在三公分往上,但是外邊的苗只是兩公分左右。因為外塘溫度沒有這里頭高,不會像這個保持恒溫,晝夜都是保持二十八、九度。”
養殖車間能保持溫度恒定,不受外界降溫、降雨等不利天氣的影響,對蝦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更快,發病率更小,養殖密度更高,而且合作社在區養殖專家的指導下,增加了養殖水體的鹽度,能有效提高對蝦的出產品質。北辰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魏建軍說:“土池子養殖是千分之二到三的鹽度,我們在溫室里調到千分之五,別小看這兩三個點的差,對于蝦來講有個比較大的作用,肉質更緊密、更勁道、好吃、皮薄、品質高、營養更豐富。”
記者了解到,人工養殖南美白對蝦對氣候和水體環境要求較高,在天津地區,傳統的露天坑塘養殖每年只能出產一季,集中在九月份上市。而采用工廠化的水產養殖方式可以大大延長養殖周期,每年能出產兩季,上市時間分別在七月底和元旦前后,錯開了上市高峰期,反季節出產效益更高。魏建軍說:“高密度、集約化的溫室養殖南美白對蝦,一平方米應該能出八到十斤左右的蝦,而傳統的土池子養殖每平米大概出產一斤多,這樣每平米單產能提高十倍,而且兩個上市季節都是淡季,這時候市場沒有鮮活蝦,像去年就賣到了七十多塊錢一斤。溫室養殖比傳統土池子養,效益能提高十到二十倍。”
雖然工廠化養殖在設施建設上投入較大,但從長遠回報來看,增收效果十分顯著。目前,北辰區水產部門已著手在全區推廣這種養殖新模式,推動全區水產養殖業往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增加養殖戶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