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豬肉價暴漲暴跌真相 |
2012-6-24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9ytx.com |
豬肉價格,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讓人如此關注。近年來,豬肉價格一下飆升到34元/公斤,一下又跌破22元/公斤,漲漲跌跌不僅讓養殖戶提心吊膽,也讓市民深受其苦。有人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豬肉價格體系如此脆弱?有沒有規律可循?幕后推手是誰?記者采訪的多位養殖專業戶及畜牧專家都表示,生豬價格走“過山車”在我國已成一個見怪不怪的現象,政府和有關部門也試圖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扭轉,但效果并不明顯。他們分析,這背后至少有四大推手在作怪。
【推手一】
散戶加速退場
規模化養殖尚未跟上
近期生豬價格跌破14元/公斤,武鳴縣張朗村的張笑明從中看到了商機,忙著修建豬欄,期待著明年豬價回升能賺一筆。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并不是所有的農民都像張笑明一樣敢冒這樣的風險,更多的是在加速退出養豬行業。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與飼料處的資料統計顯示,豬價波動已經引起了散養戶的心理恐慌,加上近年來疫病復雜多變,養豬難度加大,廣西生豬散養戶數量正以每年3%—5%的速度遞減。據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與飼料處副處長羅軍介紹,現在廣西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豬場出欄的生豬僅占全區生豬出欄量的30%,規模養殖戶的擴張步伐明顯跟不上散養戶退出的速度。
羅軍分析,規模養殖場發展不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土地制約,國家對建設大型豬場有嚴格的環保要求;二是建設大型豬場資金投入大,讓人望而卻步,“平均攤在一頭母豬身上需要1.5萬元——1.8萬元,一家萬頭豬場需要投入1000多萬元以上。”羅軍說,現在的養豬業已經變成了“有錢人”的事業。
而國家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照新在《中國畜牧業》期刊上針對豬價波動也撰文指出,我國生豬飼養規模化程度低是市場頻繁和過度波動的重要原因。和大規模養殖場相比,傳統的散養戶和中小規模的飼養戶,缺乏對市場的研判能力,往往盲目從眾,在價格高時就增加投入,擴大養殖規模,導致生豬價格供應大增帶來豬肉價格下跌,同時抬高了養豬成本,從而使得養豬戶陷入困境。
【推手二】
供求信息脫節
“市場供求相關信息的相互脫節,也會導致豬價波動加劇。”廣西區食品公司總經理韋榮秀認為,過去,我國是全民養豬,但卻不知道為何而養,為誰而養。美國、日本等國家豬肉價格波動較小,一個重要原因是根據國內消費量來確定生豬的飼養量,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從而能保持價格穩定。
韋榮秀說,盡管我們養豬的群體很大,但信息系統并不健全。全社會生豬生產的基本數據,如生豬存欄量、公母豬的擁有量等數據公布不及時,數據的準確性欠佳,導致養殖戶對生豬生產缺乏準確的信息引導,從而出現盲目擴大生產,盲目退出市場的現象。整個市場供求不對接,需求相對固定而供給變化較大,容易導致豬價暴漲暴跌。
【推手三】
社會各界重漲不重跌
為了平抑豬價過度漲跌,國家近幾年來加大了對生豬養殖的扶持和補貼力度,比如,“十二五”期間,每年安排中央投資25億元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對能繁母豬每頭每年發放飼養補貼100元等。
武鳴桂康豬場的磨曉桂就是國家扶持生豬養殖政策的受益人之一。去年豬肉價格大漲時,磨曉桂每賣出一頭大豬就可以獲得8元的補貼。這是國家對武鳴縣這樣的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給予的特別獎勵。然而,對于這份補貼,磨曉桂卻領得并不很開心。“豬價大漲的時候國 家的補貼來得比較快,到了豬價狂跌的時候,相關的干預政策卻姍姍來遲。”磨曉桂說,她寧愿豬價平穩,也不愿意看到豬價暴漲暴跌而去領這樣的補貼。
韋榮秀分析認為,從近幾年的情況看,社會各界重漲不重跌心態較為普遍。由于豬價與CPI正向聯動關系明顯,豬價被抬到“波峰”時,廣大消費者叫苦不迭,國家有關部門會果斷出臺措施進行干預,壓低豬價。然而,豬價處于“波谷”時,有助于拉低CPI,消費者也樂于“坐享其成”,有關部門出臺措施抬高豬價的動力相對較小,干預措施往往滯后。他認為,若在豬價暴跌之時不及時關注,那么,新一輪的豬價暴漲也將為時不遠。
【推手四】
進口和走私豬肉推波助瀾
此外,畜牧專家分析認為,國家進口豬肉以及走私豬肉等外來因素對豬價的波動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與飼料處副處長羅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豬價波動多少與進口豬肉和走私豬肉有一定的關聯,但至于影響面有多大,目前尚無相關數據佐證。
而記者采訪多家養殖場得知,走私豬肉的現象在養豬業內盛傳已久,幾乎已經不是秘密。武鳴一家養殖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不少豬販子曾在他們面前說起過,從東南亞某國購買走私豬肉如何如何的便宜。
去年南寧海關偵破的一起特大走私凍肉案中,凍肉走私的嚴重從不斷攀升的走私案值就可窺見一斑。2011年3月9日,南寧海關等相關部門經過長期偵查,破獲“3·09”走私凍品大案,涉案金額驚人。該案走私團伙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共走私凍品32107噸,案值5.66億元,涉稅8130萬元,共19人被移送檢察機關起訴。
而對于進口豬肉,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月到9月,中國進口豬肉及其副產品同比增長達44.6%,9月份從美國進口的數量則創下10年來的新高。據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的統計數據,去年前9月中國進口肉已經達到87萬噸,全年豬肉進口突破100萬噸,相當于2010年全國豬肉消費量的2%。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4.2%,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6.5%,但環比下降5.3%,比10月份的環比降幅擴大3.5個百分點。豬肉價格出現下降趨勢與洋豬肉的大舉登陸是否有關?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院院長張漢林曾對進口豬肉與國內豬肉做過市場對比研究,結果表明,進口豬肉的價格大多比國內豬肉便宜。目前美國的普通豬肉價格在每斤1美元左右,折合人幣7元左右,比起國內12—14元一斤的價格,約便宜了一半。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9ytx.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9ytx.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企業服務 |
|
|
|
 |
推廣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