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大連10月23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田彤 通訊員牛倩)9月底,大連商品交易所雞蛋期貨獲證監會批準,目前大商所正在積極籌備掛牌交易,這標志著中國首個畜牧品種即將“破殼而出”。業內人士表示,雞蛋期貨獲批開創了中國農產品期貨的新領域,使得我國畜牧期貨產品的開發邁出實質性步伐。
我國是畜牧業大國,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支柱性產業。據統計,2012年我國生豬出欄量達7.14 億頭,居世界首位;禽蛋產量2861萬噸,居世界首位;牛奶產量3744萬噸,居世界第三位。伴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和規模增長,雞蛋、生豬、肉雞等品種受季節性特征明顯等因素影響,價格波動較大,經營風險凸顯,農民及相關現貨經營企業客觀需要市場提供相應的避險平臺和風險對沖工具。
有別于糧食、飼料、油脂等現有農產品期貨品種,雞蛋是生鮮品種,在期貨交易、交割過程中對儲存、保鮮和運輸的要求與現有上市農產品有較大區別,且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關聯度極高。大商所在充分考慮雞蛋品種的特殊性的基礎上,借鑒現貨貿易中的相關經驗并結合制度創新,解決了雞蛋保鮮難題,以多種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合理設計風險控制制度來確保交易運行安全,同時制定疫情疫病處置預案加強風險防范。
大商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已上市的商品期貨品種行業范圍覆蓋農產品、化工、能源、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以及貴金屬等,但至今畜牧相關產品仍是空白。
雞蛋作為畜牧期貨的首個品種,其上市有利于豐富我國期貨品種的序列,拓寬期貨市場服務“三農”和國民經濟的范圍,并可在雞蛋期貨奠定的良好基礎上,為繼續研究開展生豬、活雞等畜牧品種提供有益經驗,構筑大商所大農業期貨品種體系,使市場對農業產業及實體經濟服務不斷提升至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