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皇縣按照《河北省2012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的實施方案》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改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條件,通過財政以獎代補、技術培訓等綜合措施,支持農戶和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產地初加工設施,推廣普及科學適用的初加工技術,實現“增加供給、均衡上市、穩定價格、提高質量、保證加工、促進增收”等一舉多效的目標。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制定了實施方案
結合有關部門及時制定了符合贊皇實際的《贊皇縣2012年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使農戶和專業合作組織進一步明確了項目有關規定,并嚴格按照有規定建設實施。
(二)進行了技術培訓
贊皇縣按照《2012年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獎補設施技術方案》要求,對各農戶和專業合作組織進行了為期一天的技術培訓,逐人下發《2012年烘干房補助項目流程》、《2012年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獎補設施技術方案》。
(三)嚴格項目實施程序
一是嚴把申報審批關。農戶或專業合作組織自愿提出獎補設施建設申請,經鄉鎮政府審核后,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財政局擇優審批同意,在村級公示7天后,開始施工建設。
二是嚴把項目工程質量關。在施工過程中,對項目實施單位不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和重點抽查,充分發揮督導檢查職能。
三是嚴把驗收關。工程竣工后,由產業化辦公室和財政局組織人員進行驗收,確定項目合格后,在所在村村務公開欄進行7天公示,公開、公正明確了項目惠及的人員、數量、金額。
二、項目建設效果
2012年,全縣新建125座烘干房,一天烘干紅棗130余噸,降低爛棗率30%以上,市場價格比過去提高20%以上。棗農人均年多增收1000元以上。烘干房的建設,提高了紅棗質量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促進了棗農持續增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贊皇縣棗農減少了固定資產投資,提高了紅棗質量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對促進大棗產業持續增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使贊皇縣廣大棗農切實感到了黨和國家的溫暖。
三、建議
建議增加項目資金投入,擴大補貼范圍,使更多的農民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