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冷鏈發展完善、冷鏈物流覆蓋生鮮農產品的比率低的首要原因是成本問題。此外,冷鏈發展受制約的另一個因素,在于國內目前的冷運節能技術不過關。冷鏈物流的不完善,給生鮮農產品的流通帶來的不利首先是損耗大、成本高的問題。那么冷鏈物流鏈完善后能給市民帶來哪些好處?
首先是市民能夠享受到更新鮮、營養保存更好的生鮮農產品,生活品質將得到提升。生鮮農產品運輸過程中衍生的個別食品安全事件,在冷鏈物流建設完善后,可以有效避免。而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既可以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又可以帶動農產品跨季節均衡銷售,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冷鏈物流完善后,可以豐富市民日常生活菜品種類,并滿足其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對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都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冷鏈物流目前在國內幾乎尚未建立。我國人均冷庫容量僅7公斤,冷藏保溫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為0.3%,鐵路冷藏運輸車輛僅占鐵路運輸車輛總量的2%。現有冷凍冷藏設施普遍陳舊老化,且區域分布不平衡,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冷凍冷藏設施。與之對應的是,國外蔬菜冷運鏈覆蓋在90%以上,肉類、活禽類的冷鏈運輸覆蓋則達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