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啤酒飲料方便面;下聯:花生瓜子八寶粥;橫批:讓一讓啊。”不少網友以這副對聯調侃長期以來火車上提供食物的單一。但最近,鐵路部門出臺了新的火車配餐規定,提出以微波加熱的冷鏈食物為主,飯口盡量提供熱鏈食物,而常溫鏈僅作備用。按照這個方針,火車配餐的豐富性和質量將會有長足的進步,但是目前不少消費者對冷凍冷藏食品還存在誤解,這也成為火車上冷藏冷凍食品的發展障礙。
【政策】大力發展冷鏈食品
不久前,一位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乘動車的“新發現”:三根被封在塑料袋里保質期長達10個月的油條。并感慨,“真的是10個月!動車D312的早餐,大家快來看啊!”而后這條消息被大量轉發,引起網友熱議。
鐵路部門對此很快做出回應,表示這種油條均從正規廠家進貨,質量完全有保證,但旅客提出不滿后,鐵路部門正在改進。如京滬高鐵,在飯口(開車時正趕上飯點)基本上都能供應“熱鏈”,比如由麗華快餐配送的套餐,無需加熱直接就能吃。這種保質期半年的盒飯,專業術語叫“常溫鏈”,今后動車組配餐會以微波加熱的“冷鏈”食物為主,在飯口盡量提供“熱鏈”(即食配餐),而“常溫鏈”配餐只做應急備用。
要實現上述的配餐方式,需要的就是推進屬地化配餐。鐵路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鐵道部目前正在修訂《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標準》,《動車組列車服務質量標準(暫行)》也將于11月底前向社會公布。北京鐵路局將推進動車組實現始發、折返屬地化配餐的進度,預計到明年上半年全國多數鐵路局將能實現屬地化配餐。
在今年8月1日,鐵道部已經實施了《動車組列車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并表示動車組列車的供餐方式與傳統的餐車供應方式有很大區別。食品制作加工從車上轉到車下,定型定量成品和優質品牌食品成為鐵路動車組餐飲業的主打產品。鐵路冷鏈、熱鏈和常溫快餐盒飯生產加工,已開始趨向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
在發展動車配餐“冷鏈”化方面,中鐵鐵龍副總經理關曉東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在各地建立低溫配送中心。由生產企業將低溫冷藏或冷凍食品送到各地的配送中心,然后從這些配送中心送到需要的列車上,這個過程冷鏈配送完全可以達到。旅客選購之后,可以通過微波加熱等方式做出熱乎乎的飯菜。“就目前動車上的硬件配置來說,加上冰箱、微波爐等這些設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企業】看好動車市場
在一些冷凍食品行業人士看來,隨著鐵路部門推行配餐“冷鏈化”,火車上的食品種類將會很快豐富起來,由此也會帶來更多市場空間。
據統計,去年4月份福州到廈門的動車組運營一個月的時間,便有49萬多旅客從廈門乘動車出行,占到了火車站客流量的2/3。而這帶來的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餐飲需求市場。
目前已經有不少冷凍食品企業將他們的產品賣到了動車上,山東綠潤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夏培強介紹,他們的冷凍油條、米飯等,在京滬動車線上都有不錯的銷量。每天凌晨他們會按照當天的需求量,將產品配送到北京火車站,當天配送,當天消費。
僅油條一個單品,每天的銷售量就有1000多份。此外,河南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不少企業的產品,都在動車上實現了銷售。
在中國烹飪協會的吳明水看來:“冷凍食品能夠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營養成分,而且品類豐富、加工方便,非常適合列車餐飲需要。”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