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6月,為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快速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發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規劃到2015年,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隨著《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進一步落實以及一些新項目的啟動,必將為冷藏運輸設備制造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產業新機遇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出臺,將對冷藏保溫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中8項重點工程中有3項涉及冷藏車。一是鼓勵大型冷鏈物流企業購置冷藏運輸車輛,到2015年,爭取全社會新增冷藏運輸車輛4萬輛。這意味著未來5年,冷藏保溫汽車的年平均需求量將超過20%,大大高于“十五”和“十一五”期間的平均增長速度。二是積極推廣肉類和水產品冷藏運輸和全程監控技術。肉類和水產品的冷藏運輸率分別比目前提高20和25百分點。到2015年,我國內類、水產品產量將達到8600萬噸、6000萬噸,幾千萬噸的內類、水產品需要冷藏運輸;而且肉類、水產品產地集中,從產地到銷地運距遠,可以預見,未來肉類、水產品專用冷藏保溫汽車的需求量將顯著提升。三是大力發展冷藏汽車,逐步提高果蔬產品冷藏運輸能力。我國的果蔬年產量以億噸計,冷藏運輸率每提高1%,其冷藏保溫汽車需要量的增加將相當可觀。
從目前的發展形勢看,冷藏保溫汽車產品的發展將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有力推動。我國冷藏保溫汽車的生產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在發達國家,冷藏汽車的使用會針對不同產品配備不同裝置,品種多、專業化程度高。因此,專用汽車制造業應以《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實施為契機,在保持國產冷藏保溫汽車系列產品市場優勢的同時,針對某些型號產品市場容量的局限型,加強產品需求方向及其市場調研,加快新產品開發的速度,積極拓展冷藏保溫汽車產品的應用功能及領域。尤其應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在冷藏保溫汽車整體銷售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營銷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努力提高產品市場份額,增強冷藏保溫汽車生產經營公司的獲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發達國家易腐食品的冷藏運輸率已超過60%,其中美國、日本、西歐等國家和地區超過80%,而我國只有20%左右。我國的果蔬在采摘、運輸、儲運等物流環節的損耗率達25%。據《中國食品報》披露,去年我國的肉類食品廠有2500多家,年產肉類5600萬噸;速凍食品廠2000多家,年產量超過850萬噸;冷飲廠1000多家,年產量1000多萬噸;乳品廠1500多家,年產量800萬噸;還有每年4200萬噸的水產品。而我國乳晶工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水果、蔬菜銷量更大。這些總量超過億萬噸的食品都屬于易腐食品,都需要冷藏運輸。然而,我國的低溫肉制品只占肉類制品總產量的20%。我國使用全程冷鏈的蛋制品比率大約僅為1%。
目前國內眾多需要冷藏運輸的貨物還是依靠普通車輛運輸,嚴重影響了易腐產品的質量。
伴隨肉類、速凍食品、冷飲、乳制品及水產品、蔬菜、鮮果類商品的總產量和運輸量的增加,今后幾年,每年對冷藏車保溫汽車的需求量將在7000~8000輛。特別是隨著高等級公路的建成通車,重型車和半掛車的市場需求將迅速膨脹。
預測到“十二五”期末,我國公路冷藏運輸的運量占冷藏貨物運輸總量的比例將達到30%以上,全國約需逾10萬輛冷藏保溫汽車才能基本滿足此運輸需求。
來源:中國冷鏈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