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規劃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沿線涵蓋60多個國家,40多億人口。現在,“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廣泛共識,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這個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發展大潮中。
中國鐵路在“一帶一路”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鐵路路網的快速發展完善將為“一帶一路”提供強大的基礎支撐。截止2016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2.2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萬公里以上。2016年鐵路網規劃:重點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工程,形成區域覆蓋廣泛,服務層次多樣的現代鐵路網,支持陸海雙向全面開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2020年,鐵路網規模達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左右。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域多路暢通,省會高速聯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鐵路物流中心建設將為中歐班列提供高效的場站條件。
我國與周邊國家鐵路聯通情況
鐵路“走出去”將為“一帶一路”創造更好的合作條件。一是境外鐵路項目建設“走出去”將擴大我國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目前鐵總已經展開了與國際上十多個國家近二十個項目和合作。中老(撾)鐵路已全面開工。二是國際聯運通道建設,包括中歐班列、中亞班列、海鐵聯運以及構建國際物流經營格局。統籌構建西、中、東三方向中歐鐵路班列大通道。
中歐鐵路班列的發展:中歐班列(英文名稱 CHINA RAILWAY Express,縮寫 CR Express)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運行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集裝箱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是深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
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內陸主要貨源地節點:重慶、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義烏、長沙、 合肥、沈陽、東莞、西安、蘭州。主要鐵路樞紐節點:北京(豐臺西)、天津(南倉)、沈陽(蘇家屯)、哈爾濱(哈爾濱南)、濟南(濟西)、南京(南京東)、杭州(喬司)、鄭州(鄭州北)、合肥(合肥東)、武漢(武漢北)、長沙(株洲北)、重慶(興隆場)、成都(成都北)、西安(新豐鎮)、蘭州(蘭州北)、烏魯木齊(烏西)、烏蘭察布(集寧)。沿海重要港口節點:大連、營口、天津、青島、連云港、寧波、廈門、廣州、深圳、欽州。沿邊陸路口岸節點: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滿洲里。
中歐班列開行情況:中歐班列,2011年至2017年9月底,累計開行5453列,479964TEU,運送貨物價值超過330億美元。
中歐班列目前經營模式:以“渝新歐”為代表的由班列平臺公司全程運輸協調的方式。以“鄭歐”和“蓉歐”為代表的由班列平臺公司國內段委托中鐵、國外段委托國際物流商協調的方式。以“長安號”為代表的由發貨人國內段委托中鐵、國外段自辦運輸的協調方式。以“蘇滿托歐”和“湘歐”為代表的由發貨人全程委國際物流商協調的方式。以“營滿歐”為代表的由發貨人國內段由班列平臺公司組織發運、國外段委托國際物流商協調的方式。以“漢歐” 為代表的由平臺公司全程委托中鐵協調的方式。
對兩岸冷鏈物流行業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議:放開視野,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提前布局,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加強海陸聯運,促進寶島經濟發展;建補短板,做好回程物流,促進中歐班列可持續發展;及早布局,加強與中南半島諸國商貿物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