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一流質量意識 創一流輥筒品牌
——訪湖州德馬鈴木工業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永珍
國內第一家專注于輥筒等物流設備零部件的生產制造企業——湖州德馬鈴木工業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公司自開創初期,就致力于輥筒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是國內輥筒行業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并發展成為全球輸送輥筒的一流品牌。而其母公司變身為德馬集團,進一步拓寬了業務范圍,成為物料搬運系統解決方案的專業公司,擁有包括德馬鈴木在內的7個子公司和湖州、上海兩大生產基地。中國物流產品網記者就企業發展等相關問題對蔡總進行了采訪。
記者: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給物流裝備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您認為對輥筒行業的發展有什么影響?鈴木如何把握機遇?
蔡總:“十二五”發展規劃對整個物流裝備行業帶來了很大發展機遇,預計這五年當中每年都會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隨著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物流裝備行業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大,輥筒作為物流裝備的配套零部件,會緊跟行業發展的大方向,預計輥筒在“十二五”期間的市場增長量一定不會低于整個裝備行業的發展。對鈴木而言,帶來的發展機遇也將會是很大的。
面對激烈競爭的物流裝備行業,德馬鈴木準備在鞏固好原有客戶基礎上,發展新客戶群。由于受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之前比較容易做的煙草、醫藥等行業也遭遇瓶頸問題。市場競爭激烈,對前端裝備制造商成本、質量、交貨期提出更高要求,作為物流裝備商的配套零部件,為此鈴木在技術服務、節約成本、質量穩定性、品牌推廣方面謀求有新的突破。
今年新引進的生產執行系統,對每個訂單進程都進行十分詳細的記錄,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降低客戶運營成本,在不降低品質的前提下通過產品結構、工藝設計改良后擁有更好的性能,性價比更高,在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盡量為客戶簡化節約不必要的諸如設計費用、出圖費用、催貨費用、包裝不清晰造成的誤工費等成本支出。同時新的生產執行系統還有很多優點:如參數化的設計省去了客戶的設計時間;處理方式的改良,包膠改為套膠,提升效率的同時節約成本;新推出的碼單系統非常清晰,與客戶物料進行匹配,發貨過程中差錯幾乎為零;新推出的在線Web報價系統可以迅速、準確、有效報價,滿足VIP客戶需求;發貨平臺搭建,貨物出庫時系統會及時提醒客戶貨物已發出,為客戶提供出庫依據。
記者:德馬鈴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輥筒行業的佼佼者,鈴木是如何保持市場競爭力的?
蔡總:多年來,鈴木對內一直秉承“規范管理、質量第一、顧客至上、持續改進”的管理原則,建立嚴格高效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所有零配件必須達到國家跟行業標準,并一直以高于標準規范自己。對外積極參與行業相關協會標準的制定,規范市場,使輥筒符合輸送機市場要求,對于整個輸送裝備業的穩定提升起到一定效應。這些年德馬鈴木在眾多的物流設備生產企業中始終保持相當高的市場競爭力,首先質量是鈴木制勝的法寶,專注產品質量才是我們站穩市場的關鍵。其次得益于我們技術領域的一系列革新:
1、優化軸承結構,使其更適合做傳動輥筒,讓產品在性能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2、轉人工切割為自動切割,提高效率,更準控制長度;
3、自動焊接,機器壓槽,實現過程自動化,提升工序效率,從而穩定質量、提高產量。
前3年德馬鈴木以信息化改造為主,之后則注重推進硬件、現場裝備自動化發展。目前公司正在不斷擴大規模,全部采用物流裝備自動化系統,讓場地、物料的規劃更符合信息化管理。
今年2月德馬鈴木被青島軟控股份有限公司授予2010年度優秀供應商。雖然德馬鈴木在軟控股份供應商年采購總金額的排名要30位以后,經過產品質量穩定、交付及時、相互溝通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選后最終德馬鈴木被榮幸評定。能夠被客戶肯定,正是來自客戶與市場對德馬鈴木產品品質的認同。
記者:德馬鈴木在生產模塊的信息化管理軟件升級及改造工作上取得哪些成績?
蔡總:隨著德馬鈴木訂單業務量的擴大,依靠單一的人工管理不太現實。業務量的增大,使得人工管理的差錯率很高,訂單流程的信息化顯得尤為重要。鈴木從2009年開始思考如何去做信息化工作,并借助信息化管理軟件打造整個封閉生產管理系統,使任何一個訂單從成本預估、生產過程、工藝路線、檢測數據等過程都可以完整呈現,準確追蹤,針對問題解決。這個系統對鈴木非常有價值,效率很高,目前一個計劃員就可以輕松應對幾千個訂單,差錯率幾乎沒有。
2010年底鈴木完成信息化管理軟件升級及改造工作。此次生產模塊的信息化建設有五大特點:
1、大大縮短了訂單的流轉周期,從而為客戶端縮短交貨周期。
2、降低了生產制造過程中中間環節的差錯率,提高了訂單操作的準確性。
3、讓所有錄入系統的訂單處于全面受管控的狀態下,只要錄入訂單號,就可以追蹤到該訂單的全部生產制造信息。
4、通過產能設定實現訂單根據實際加工剩余產能優先排程,更科學、更準確。
5、現場終端完工后,直接核銷產能,從而實現信息化、電子化整體協同管理。
通過生產模塊的信息化建設,使得整個訂單生產制造過程更加科學、準確、便捷、受控。從而實現貫穿市場及銷售為前端CRM客戶管理,到技術端的PDM管理,到生產計劃端的物控管理,再到制造端的現場管理。通過這一系列的信息化改造,德馬鈴木將大大提高自身效率,同時也給客戶端帶來競爭力的提升。
記者:德馬鈴木新推出的2011版“輸送輥筒產品選用手冊”,同08版樣本冊相比有什么不同?
蔡總:為適應市場需求高端化的發展,更好地服務客戶,提高產品競爭力,經過近一年的精心準備,德馬鈴木2011版樣本冊全新出爐推向市場,新樣本冊整體側重于技術方案出具及指導客戶正確選型,是技術人員的又一新“工具書”。同2008版樣本冊相比具有四個不同點:
1、產品目錄采用中英文對照方式,更方便客戶翻閱;
2、產品區分更清晰,分類劃分查找更方便;
3、每款輥筒筒體選材、安裝、承載量等說明更詳細;
4、新增具體系列產品及各解決方案等等。
記者:德馬鈴木制定了嚴格的產品標準,并推動著整個行業標準的發展,那么鈴木在輥筒行業標準化推進中起到一個什么樣的作用?
蔡總:嚴格的產品標準來自于嚴格的生產控制,德馬鈴木始終秉承“規范管理、質量第一、顧客至上、持續改進”的管理原則,建立嚴格高效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為保證產品信譽,公司對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嚴格按照ISO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對每一道生產工序進行全面檢查,相關首檢和抽檢或全檢的檢測報告隨同產品一起發到客戶手中。
公司自主研發的輥筒參數化設計系統,是行業首創,在應用此系統時,只需要輸入輥筒所需要的長度、直徑、厚度等參數,系統會馬上顯示出全套的二維和三維技術圖紙,在轉瞬之間完成原來技術人員需要幾小時甚至一天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技術選型的準確性。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和管理措施,德馬鈴木的產品出廠標準高于國家和行業標準。據悉現在國內關于輥筒的標準基本都是以德馬鈴木的產品標準作為參考制定的。
記者: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是“十二五”規劃中的一大亮點之一,對此德馬鈴木有何措施?
蔡總: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是德馬鈴木一直所提倡的,并且我們一直努力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例如,輥筒制造過程中的拋光工序不僅不環保,且對員工傷害很大。近幾年我們一直在推崇不拋光技術,由于產品沒有了拋光對其表面效果的烘襯,因而對母材的要求非常高,母材好產品質量就好;選材上,管材選用空心軸,在保證性能的同時更經濟環保;同時改良焊接工藝,使焊接強度更好,用材更省。在為客戶提供環保產品的同時保證我們的生產過程也相當環保。
今年5月,德馬作為唯一一家來自中國的輥筒制造企業,應邀參加了“CeMAT-漢諾威國際物流技術展覽會”,在展會上呼吁全球各地同仁一起保護地球,將節能環保、綠色低碳制造進行到底。6月,德馬物流攜手惠斯頓打造全球物流裝備行業領導品牌暨德馬與惠斯頓品牌全案合作項目啟動會正式拉開帷幕。會議期間,德馬與惠斯頓領導,針對“德馬物流,綠動未來“做了詳盡闡述,并且對德馬VI視覺識別系統設計第一階段的部分成果進行了展示。
德馬用實際行動體現著綠色制造。
來源:中國物流產品網記者 胥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