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背景:徐守振,男,中共黨員,江蘇宿遷人,中國物流行業協會創始人,知名社會活動家,中國非政府組織(NGO)的革新家,是積極促進國際物流合作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從2000年開始接觸物流,開始致力于物流方面的研究和億歐的推進工作,由于之前有過中國物流行業的工作經歷和信息產業部委的從業經歷,從2000年開始,一直專注于物流行業的一些大型活動的組織跟策劃,也出版了一些物流專業性的應用類的公益書,推進物流的人才培訓工作。
世界物流發展促進組織首席代表徐守振
記者:請您先介紹一下世界物流發展促進組織概況以及成立的背景。
徐守振:世界物流發展促進組織是由多國的組織和相關國際政要的支持下于2004年成立,主要從事世界物流促進發展的一個國際組織,主要成員國大約有10個,成員單位大概有100多個。組織的成立背景是:在世界舞臺上,中國的影響力都在與日俱增日增,為地區范圍乃至更廣泛的國際社會的穩定作出建設性的和有意義的貢獻。一個穩定而繁榮的中國的發展不僅對這個國家近13億的人口有好處,而且對整個世界都有好處,如今,中國的發展面臨經濟區域一體化,成立一個專門致力于世界物流智庫研究機構和促進機構是非常有意義的。
記者:對中國物流業發展現狀您有何看法?世界物流發展促進組織對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會起到哪些促進作用?
徐守振:中國在世界其他國家眼里就是一個世界加工廠,所以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全球接近8%-9%,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出口型比較多些,由于歷史的原因發展導致物流發展可能會慢些,和國外的物流還有一定的差距。搭建區域間的國際合作,如東盟、南南、北北國際間的提升作用,它主要通過各國的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企業集團之間的合作,積極促進世界物流業的發展,加強供應鏈管理的推進作用。我們也會著重對全球物流發展的現狀做些調查和分析,也會做些專業性系統的緊急物流工作,如5.12汶川地震,我們專門成立了緊急物流的二級機構。我們也對公益物流和應急物流做一些研究。物流發展是國際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消除貧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和平與安全的基礎,同時也是保證經濟穩步發展的基本條件。世界物流發展促進組織將與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企業集團之間緊密合作,并成為消除貧的主導力量努力奮斗。
記者: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物流業發展存在哪些差距?
徐守振:自入世以來,中國的物流業發展確實卻得了重大進展。但必須認清的是:我國物流業還處于發展初期,相對國外的成熟階段還有很大的差距,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政府部門職能。中國政府可能是條塊型的、分割型的,管理物流行業的跨度比較大。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在朝積極的方向去努力,成立了新的發布制交通運輸部,這就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未來的趨勢會把相關的資源整合起來。同時也看到了行業發展機遇:年初政府把物流產業作為中國十大產業振興計劃里面,提到把它作為一個產業拉動,對其他產業的提升作用,也看到了物流業對傳統制造業提升中國的整體競爭力的重要性。
二、整體綜合規劃。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物流技術改造以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國內物流網點設置等方面都是薄弱的地方。不過隨著國家重視程度的提高,近年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在物流基礎建設方面投入了很多,成效顯著。
三、行業體制健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很多人都說中國的物流行業門檻低,人員素質普遍低下,物流企業以“小”、“亂”、“差”為特點,究其原因我認為是沒有一個很好的行業管理體制來約束發展。中國的物流市場準入制度、稅收優惠政策、投融資政策和技術政策、人力資源政策等等方面都需要很好的制度協調和管控來共同推進行業的大發展。
記者:世界物流發展促進組織在中國的未來發展有怎樣的規劃?
徐守振:有幾個步驟的工作。首先打造世界級的物流會議平臺,這個項目已經在籌備過程中,現目前選擇的區域是環渤海地區,計劃是在天津的濱海新區,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做一個世界級的物流大會,一個學術的會議平臺。然后再成立一個世界級的物流研究機構智庫,目前這個機構已經在國內完成了實際意義上的注冊和成立,我們初步計劃11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的搞一個啟動儀式,已經成立世界物流供應鏈管理研究院,就是世界物流促進組織在華的一個機構。希望通過所有熱愛物流行業人士的共同努力為中國的物流事業貢獻綿薄之力!(記者/R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