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慧聰暖通空調制冷網
我國是農業大國,推進現代農業和農村建設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建國以來,國家從多方面加大對農業的政策扶持和對農村經濟的支持力度。國家大力幫扶發展農業,意味著我國的農業要不斷走向現代化和市場化。換言之,農業的發展要走上趨勢和軌道,就需要為之保駕護航的產業鏈,冷鏈物流無疑就是這條鏈子。
在“十二五”規劃中,農業是重中之重。可以說,“十二五”規劃為冷鏈物流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冷鏈物流產業想要憑借為農業保駕護航建立行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就需要在與世界冷鏈物流行業的激烈競爭中,不斷重組升級,突圍而出。我國冷鏈物流產業面臨的挑戰不言而喻。
我國冷鏈物流產業是在農業大國對農產品,例如果蔬、肉類、水產品等的運輸和消費中應運而生的。我國既是農業出口大國,也是農業消耗大國,無論是在農產品的對外流通,和對內消費中,都存在冷藏、保鮮、防腐等方面的問題。但是,與發達國家已經形成的規模化、系統化冷鏈物流體系相比,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無疑有很大的差距,處于發展起步初期。
想要在世界舞臺上競逐突圍,我國的冷鏈物流產業首先要加大力度改進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問題。從硬件上來說,冷鏈設備裝備不足、冷鏈運輸裝卸過程損耗大等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從軟件上來說,冷鏈管理和運行技術落后、冷鏈廠商專業服務不足等都是迫切需要改善的。這些由于自身重視不足和技術不夠先進導致的問題,如何解決得從意識和成本出發。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國的冷鏈物流產業沒有形成全程的冷鏈體系,并且缺乏相應的法規標準。一條完整的冷鏈包括產地、加工、貯藏、運輸、配送、銷售等環節。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減少損耗,冷鏈物流就需要保證產品在每個環節都處于必需的適溫環境之中。但是,我國能獨立完成整條完整的冷鏈的企業非常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產品的質量安全和損耗問題。同時,當產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時,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衡量標準是保證冷鏈物流正常運轉的基礎。然而我國在這方面仍是不健全的,對于管理體系的完善執行,我國冷鏈物流產業還處于啟蒙階段。
我國有龐大的產品消費需求和強大的產品出口能力,這是冷鏈物流發展的堅實基礎;不落于人的技術研發能力,這是冷鏈物流產業升級的后盾。在這樣的背景和形勢之下,健全和完善制度,夯實技術提升基石,不僅我國國內冷鏈市場由自己自主,競逐世界市場亦不在話下。
當下我國的冷鏈物流產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當然更有動力。未來的冷鏈市場會如何,只有時間才是檢驗的標準。可以確定的是,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之路,還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