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電子商務領域持續高速增長的中國,線上購物已相當普及,零售業的形態不再局限于實體商店。如何顯著地拓展業務并且提升消費者體驗成為了零售企業面臨的真正挑戰。消費者青睞于線上購物帶來的當下滿足感,因此對于商家而言,只是將商品銷售出去是不夠的,還需要即刻進行揀選、包裝和發貨,然后對商品進行實時追蹤,直至消費者收到商品,而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體系無疑將更有助于這整個流程的順暢管理。作為網絡零售的領先大國,中國的很多電商已經做到了這點:客戶傍晚下的訂單,次日早上即可送達。現在的挑戰是如何讓更多國家的零售商能夠同樣做到這點。
這正是線上零售科學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其后端的倉儲物流與前端門店的櫥窗展示同樣至關重要。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數字化的世界,只需點擊按鈕或滑動手指,即可獲得想要或需要的一切。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消費者獲得越來越多的權力,由此對消費體驗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
隨著在線購物持續快速增長,零售商的供應鏈也必須跟上需求,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幫助企業提升消費者忠誠度,以實現穩固的銷售業績。如果想要在電商巨頭林立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零售商們就不能再依賴于傳統或者過時的供應鏈流程。因此,許多零售商開始將重心轉移,并配備各種高科技對其供應鏈進行改造。根據斑馬技術最近發布的《零售行業前瞻性研究》,72%的零售商計劃通過自動化、傳感器和分析等技術實現實時可視化,徹底革新供應鏈管理。
在自動化方面,至2021年,65%的零售商計劃投資于庫存和供應鏈自動化技術。由于多渠道購物已經成為常態,來自實體店和數字化渠道的產品都流經供應鏈,因此庫存精確度尤為重要。研究表明,為了更好地支持全渠道零售模式,庫存精確度需要達到90%或更高。然而,目前零售業庫存精確度大約在65%左右,遠低于目標。
為了提高精確度,許多零售商正紛紛為數字化升級做預算,通過物聯網(IoT)技術(如RFID)實現自動且實時的庫存可視化。采用RFID平臺能夠將庫存精確度提升至95%,而通過物品級RFID標簽,缺貨的情況可減少60-80%。如此一來,不難理解為什么超過70%的零售商正計劃或已經采用物品級RFID技術。
與此同時,零售商也開始采用分析技術,提高庫存可視化程度,更好地滿足庫存需求并進行庫存預測。斑馬技術的研究顯示,至2021年,75%的零售商將計劃投資預測分析技術。如果零售商能夠及時了解哪種商品暢銷,哪種商品滯銷,他們就能更好地管理庫存,避免缺貨和庫存過剩,從而確保消費者愉悅的購物體驗。斑馬技術的研究還表明,商品缺貨是如今令消費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麥肯錫公司發現減少缺貨和庫存過剩情況能夠降低10%的庫存成本。
零售商也從單一的供應鏈流程向整合統一的商業模式方向轉變。這些模式確保了店員、消費者和商品從端到端、線上和線下商店之間的可視化。采用這種方式,商店也能夠扮演配送中心的角色,而非僅僅依靠倉庫,從而更快速地滿足客戶需求并送貨上門,從而提供更好的整體購物體驗。(斑馬技術大中華區總經理吳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