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的指導思想是,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加快冷鏈物流技術、規范、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培育冷鏈物流企業,建設一體化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以降低農產品產后損失和流通成本,促進農民增收,確保農產品品質和消費安全。
《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水平顯著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果蔬冷鏈物流進一步加快發展。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近日《農產品冷藏運輸發展規劃》的出臺,更帶動達2000億左右的投資,市場的“巨大蛋糕”已初具規模,我國冷鏈物流產業即將邁上一個新臺階,那么,不管是新的臺階還是“巨大蛋糕”,相信業內人士和企業最關心的問題是:商機何在,如何把握?農產品作為冷鏈物流中最大的市場,其消費市場遠超工業方面的需求。
保障措施:整合資源和增加投入。通過兼并重組、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等方式,整合現有生鮮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冷鏈物流企業以及港口、碼頭、航空航運交通樞紐的冷鏈物流資源,加快升級改造步伐和配套協作,建立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大型低溫物流中心
(二)完善政策
兼顧農產品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特點,完善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擴大政策享受范圍。對冷庫建設新增用地,要在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用地。簡化冷鏈物流企業設立時的前置審批手續,放寬對冷鏈運輸車輛的城市交通管制;充分考慮冷鏈運輸車輛因增加保溫車廂和制冷機組使自重增加的特殊情況,合理確定運輸車輛的載重量;支持冷藏運輸車輛跨區域加盟,在車輛審驗、車輛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對冷鏈物流企業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與工業企業基本實現同價。
(三)整合資源
通過企業兼并重組、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等方式,整合現有生鮮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冷鏈物流企業以及港口、碼頭、航空航運交通樞紐的冷鏈物流資源,加快升級改造步伐和配套協作,建立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大型低溫物流中心,并采用現代經營理念、管理手段和運作模式,提高冷鏈物流整體質量與效率。
(四)增加投入
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可對大型冷藏保鮮設施、冷藏運輸工具、產品質量認證及追溯、企業信息化等重要項目給予必要的引導和扶持。要多方面拓寬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融資渠道。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要加大融資支持,并做好配套金融服務。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至2015年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及保障措施。《規劃》提出要實施八大工程:一是冷庫建設工程,二是低溫配送處理中心建設工程,三是冷鏈運輸車輛及制冷設備工程,四是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五是冷鏈物流全程監控與追溯系統工程,六是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工程,七是果蔬冷鏈物流工程,八是冷鏈物流監管與查驗體系工程。
冷鏈物流產業鏈包括制冷設備、冷庫、冷藏車、冷藏箱、冷藏運輸、冷鏈信息化建設、冷鏈物聯網等多個環節.
隨著冷鮮食品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冷鏈物流逐漸顯露出商機。各地政府和一些企業開始有意識把冷鏈物流作為市場“藍海”去培育和開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意識的改變,近年來冷鏈物流行業的需求增長極為迅猛。有數據顯示,以果蔬、畜產品、水產品及花卉為代表的冷鏈物流,交易額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另外一組數據是,我國已有的冷藏容量僅占貨物需求的20%~30%,大約有90%的肉類,80%的水產品,大量奶制品和豆制品未滿足冷鏈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