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稿規定所有餐館、快餐店、小吃店等餐飲服務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檢查結果懸掛卡通標識:“笑臉”為優秀;“平臉”為良好;“哭臉”為一般。(據9月17日新華社電)
給飯館評定等級掛上“卡通臉”,是應對食品安全的一個新招,聽起來挺新鮮,但其實際效果卻不見得有多好。眾所周知,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類似的方式和手段并不少見,如國家免檢產品、消費信得過產品、放心食品等,然而,這些標識在不少時候卻充當了欺騙與坑害消費者的保護傘,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當年掛著“國家免檢產品”招牌的三鹿奶粉。“笑臉”評級的出發點是保證食品安全,但是它存在的弊端,可能會讓其對食品安全的監管無暇顧及。
弊端一,有“不務正業”之嫌,會讓食品安全的監管、鑒定部門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本來做的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大事,只要監管好每一條食品鏈條、每一個食品市場的安全就行,現在變成了給飯館評定等級,等于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環節,到處去評定等級,是否會貽誤了整治食品安全的時機呢?
弊端二,增加權力尋租的機會太多,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增加。試想,哪一個飯館愿意被掛上“哭臉”呢?笑臉的含金量越高,商家對“笑臉”就越苛求。那些本該為“哭臉”卻想給自己貼“笑臉”的飯館經營者不免會動腦筋、找門路,此時監管部門手中的權力就成為稀缺資源,為權力腐敗尋租提供了可乘之機。
弊端三,我國餐飲行業較為繁榮、餐飲單位數目眾多。一個“卡通臉”的制作雖然簡單,但是縱觀全國來看,將會是一筆不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況且這些投入由誰來買單呢?
弊端四,“笑臉”等級評定后,是否會再次出現食品安全的疏于監管?食品安全的監管本屬常態化,然而正是“國家免檢產品”招牌的出現,才讓三鹿奶粉有了可乘之機。“笑臉”等級的評定存在同樣的可能性,最相似就是上海的染色饅頭,在該企業辦公室的墻壁上,“重質量守信譽爭創百家質量信譽雙保障優秀企業”的獎牌赫然在目。民眾不免擔心,在“笑臉”等級評定后,仍會出現短暫的不管不問。
事實上,對消費者來說,社會餐飲單位也好,掛不掛食品安全等級標識,更多的只是一種視覺感受、視覺“放心”。如果保障食品安全,沒有常態化的監管,再花哨的架勢也白搭,沒有懲處危害食品安全的重典,再大張旗鼓的執法都像是華麗的作秀。(來源:光明網)
|